Physical Address
304 North Cardinal St.
Dorchester Center, MA 02124
Physical Address
304 North Cardinal St.
Dorchester Center, MA 02124
資料中心 | 國際標準 | 國際認證 | 案例探討 | 全球新聞
各位關注科技永續議題的魔力門資料中心讀者,當我們享受著數位服務帶來的便利時,是否曾意識到,維持這些服務運作的資料中心,除了是耗電大戶之外,也是不容忽視的 用水大戶? 資料中心為了維持伺服器等設備在恆溫環境下穩定運作,需要大量的水資源進行冷卻。
在全球水資源日益珍稀的今日,如何提升資料中心的用水效率,降低水資源消耗,已成為資料中心產業永續發展的關鍵議題。 用水效率 (Water Usage Effectiveness, WUE),正是由業界領導組織 The Green Grid 所提出的重要指標,用於衡量資料中心的用水效率水平。
今天,身為魔力門資料中心的小編,我將帶領各位讀者,深入探索 WUE 標準的奧秘。即使您並非水資源專家,也能透過本文的解讀,了解 WUE 如何成為資料中心節水減碳的重要工具,以及它如何影響我們的數位未來。
在氣候變遷日益嚴峻的今日,全球各地面臨缺水危機的頻率與嚴重程度都在不斷上升。 資料中心作為高耗能產業,同時也是高耗水產業。 資料中心用水主要用於 冷卻系統,以排出伺服器等 IT 設備運作時產生的熱量,維持機房恆溫環境。 傳統的資料中心冷卻技術,例如蒸發式冷卻,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資源。
資料中心用水量龐大,可能對環境與社會造成多重負面影響:
因此,提升資料中心的 用水效率 (WUE),降低水資源消耗,不僅是企業降低營運成本的考量,更是實踐企業社會責任、邁向永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The Green Grid 組織推出 WUE 指標,正是為了引導資料中心產業重視水資源效率,並提供可量化的評估工具。
THE GREEN GRID 是一個成立於 2007 年的全球性非營利組織,旨在推動資料中心的能源與資源效率。其成員涵蓋科技巨頭如 Google、Microsoft、Intel,以及眾多設備製造商與研究機構。該組織的使命很明確:透過標準制定、技術分享與產業合作,減少資料中心的環境足跡,提升其運營效率。
自成立以來,綠色網格組織推出了包括PUE、CUE和WUE等一系列xUE指標。這些指標不僅用於評估資料中心的能源與資源使用效率,也成為企業在申請綠色認證、制定節能政策與改善運營流程時的重要依據。綠色網格組織以數據為基礎,透過全球會員的協作與實踐,持續改進這些指標,使其更貼近實際運作需求與環保要求。
The Green Grid 的使命涵蓋了資料中心永續發展的各個面向, 包括 能源效率、水資源效率、碳排放管理、以及資源循環利用 等。 除了廣為人知的 PUE 指標之外,用水效率指標 (WUE) 與 碳使用效率指標 (CUE) 也是 The Green Grid 在資料中心永續性領域的重要貢獻。
The Green Grid 在 WUE 標準制定與推廣方面,扮演著關鍵角色:
The Green Grid 透過 WUE 指標的制定與推廣, 有效地提升了資料中心產業對於水資源效率的重視程度, 並加速了資料中心節水技術的應用普及。
進入 21 世紀後, 全球氣候變遷加劇, 乾旱、缺水等極端氣候事件頻繁發生, 水資源短缺問題日益嚴峻。 同時, 資料中心產業持續高速發展, 規模不斷擴大, 用水量也隨之快速攀升。 資料中心的水足跡 (Water Footprint) 逐漸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
在 WUE 指標問世之前, 資料中心產業在水資源管理方面, 普遍缺乏有效的衡量工具與標準。 多數資料中心業者對於自身的水資源消耗狀況並不清楚, 更難以進行有針對性的節水改善。 即使部分資料中心導入了一些節水技術, 也缺乏統一的指標來評估節水成效。
The Green Grid 敏銳地意識到資料中心水資源效率問題的重要性, 並著手制定 WUE 指標, 旨在解決以下幾個關鍵的產業與社會需求:
在資料中心運營中,除了龐大的電力需求之外,冷卻系統往往需要消耗大量水資源,特別是採用水冷技術的資料中心。早期業界多以PUE作為衡量資料中心效率的唯一指標,但單一的能耗指標無法反映水資源的使用情形,也忽略了水資源在永續發展中的關鍵角色。
面對日益嚴峻的水資源短缺問題,綠色網格組織認為有必要開發一套專門評估資料中心水資源利用效率的指標。於是,在2011年,綠色網格發佈了白皮書《WATER USAGE EFFECTIVENESS (WUE™): A GREEN GRID DATA CENTER SUSTAINABILITY METRIC》,首次定義了WUE。該指標主要透過將資料中心的年度總用水量(以升為單位)除以IT設備的年度能耗(以千瓦時為單位),來衡量資料中心在冷卻、加濕以及其他運營過程中對水資源的依賴程度。理想情況下,WUE值越低代表資料中心在使用每單位電能時所消耗的水資源越少,也意味著其在水資源管理上更為高效與永續。
綠色網格當初提出WUE,不僅是對資料中心綠色運營理念的延伸,也標誌著業界開始從多維度審視資料中心的環境影響。這一舉措為後續推動更全面的資源使用評估指標(如CUE、IUE)奠定了基礎。
WUE = 資料中心年總用水量 (Annual Site Water Usage) / IT 設備總耗電量 (IT Equipment Energy)
這個公式簡單明瞭,易於理解與計算。 WUE 值越低, 代表資料中心的用水效率越高。 理想狀況下, WUE 值可以趨近於 0, 表示資料中心在營運過程中幾乎不消耗水資源。 但實際上, 由於水冷卻系統的普及, 以及其他用水需求的存在, WUE 值通常會大於 0。
WUE單位為「L/kWh」,數值越低,代表每單位IT用電所消耗的水量越少。例如:某資料中心年用水量為1,000萬公升,IT設備年耗電5,000萬千瓦·小時,則WUE=0.2 L/kWh。
WUE 標準中, 資料中心年總用水量 指的是 資料中心在一年內所消耗的所有水資源總量, 包括:
量測單位: 年總用水量通常以 公升 (L) 或 立方公尺 (m³) 為單位。 在計算 WUE 時, 應注意單位的一致性。
WUE 公式中的 IT 設備總耗電量, 與 PUE 指標公式中的 IT 設備耗電量 定義 完全相同, 指的是資料中心內所有用於數據處理、運算、以及儲存的設備, 在 相同一年期間內 所消耗的總電量。 詳細的 IT 設備範圍, 已在前一篇關於 PUE 指標的文章中詳細說明, 此處不再贅述。
量測單位: IT 設備總耗電量通常以 千瓦時 (kWh) 或 兆瓦時 (MWh) 為單位。 在計算 WUE 時, 應注意單位的一致性, 並與年總用水量的單位相匹配。
在過去,資料中心產業在用水效率評估方面,多仰賴業界自發性的標準與最佳實務, 例如 The Green Grid 組織提出的 WUE 指標。 這些早期標準對於提升產業節水意識, 推動節水技術應用, 功不可沒。 然而, 隨著資料中心產業的全球化發展, 以及各國政府對資料中心永續性要求的提升, 業界需要一個更具備 國際共識 與 法律基礎 的 權威標準, 來規範資料中心用水效率的評估與管理。
ISO/IEC 30134 系列標準, 正是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 ISO/IEC 30134 是國際資料中心關鍵效能指標 (KPI) 的系列標準, 旨在為資料中心能源效率、資源利用效率、以及環境永續性提供 國際統一的衡量框架。 該系列標準涵蓋了資料中心營運管理的各個關鍵面向, 包括能源使用效率 (PUE, ISO/IEC 30134-2)、 水資源效率 (WUE, ISO/IEC 30134-9)、 碳排放效率 (CUE, ISO/IEC 30134-15) 等等。
ISO/IEC 30134-9:2022 標準的問世, 是資料中心永續發展歷程中的 重要里程碑。 它為資料中心水資源管理提供了 全球共通的語言 與 行動指南, 將深刻影響未來資料中心產業的發展方向。
The Green Grid 組織在資料中心能源效率與永續性領域, 特別是在 PUE 與 WUE 指標的早期推廣方面, 扮演了開創性的角色, 功不可沒。 ISO/IEC 30134-9:2022 標準的制定, 某種程度上, 也是對 The Green Grid 等早期業界標準的 繼承與發展。
The Green Grid 與 ISO/IEC 30134-9:2022 標準之間, 存在著密切的關聯性:
然而, ISO/IEC 30134-9:2022 作為國際標準, 相較於 The Green Grid 等業界標準, 也具備其獨特的優勢與特點:
總而言之, The Green Grid 與 ISO/IEC 30134-9:2022 標準, 是資料中心永續發展歷程中 承先啟後 的兩個重要階段。 The Green Grid 為資料中心用水效率評估奠定了基礎、開闢了道路,而 ISO/IEC 30134-9:2022 則將資料中心用水效率評估推向了新的高度、帶入了國際標準化時代。
ISO/IEC 30134-9:2022 標準, 作為資料中心用水效率評估的 國際標準, 其核心特色體現在 精確定義、嚴謹規範、全面考量、以及實務導向 等方面。 以下將逐項詳細解說 ISO/IEC 30134-9:2022 標準的核心特色:
ISO/IEC 30134-9:2022 標準 明確且精確地 定義了資料中心用水效率指標 WUE 的計算公式:
WUE = 資料中心年總場址用水量 (Annual Site Water Usage) / 資料中心 IT 設備年總耗電量 (Data Centre IT Equipment Energy)
公式解說:
ISO/IEC 30134-9:2022 標準 明確規範 了 WUE 計算公式中 分子 (年總場址用水量) 與 分母 (IT 設備年總耗電量) 的 定義範圍、量測邊界、以及單位要求, 確保了 WUE 計算的 精確性 與 一致性。
ISO/IEC 30134-9:2022 標準, 不僅定義了 WUE 的計算公式, 更 嚴謹規範 了 WUE 量測的 方法與流程, 以確保 WUE 數據的 準確性、可靠性、以及可比性。 標準在量測方法方面, 主要強調以下幾個關鍵要素:
ISO/IEC 30134-9:2022 標準 嚴謹規範 WUE 量測方法, 確保了 WUE 數據的 科學性、客觀性、以及可信度, 為資料中心用水效率的 準確評估 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ISO/IEC 30134-9:2022 標準 充分考量 了資料中心用水的 多樣性與複雜性, 不再 僅僅關注 用水量, 更 深入 探討了 不同用水類型 與 水質差異 對於 WUE 評估的影響。 標準在用水類型與水質方面, 主要體現以下考量:
ISO/IEC 30134-9:2022 標準 高度重視 地域性水資源壓力 對於資料中心 WUE 評估的影響。 標準 明確指出, 資料中心的水資源效率評估, 應充分考慮所在地區的水資源壓力狀況。 在水資源 短缺地區, 即使 WUE 值 看似不高 (例如 WUE = 1.8 L/kWh), 其水資源環境影響仍然可能 非常顯著。 反之, 在水資源 豐沛地區, WUE 值 相同甚至略高 的資料中心, 其水資源環境影響可能相對 較小。
為了解決地域性水資源壓力對 WUE 評估的影響, ISO/IEC 30134-9:2022 標準 建議 結合 水資源壓力指數 (WSI, Water Stress Index) 等地域性水資源評估工具, 對 WUE 進行 情境化解讀 與 在地化分析。 WSI 可以量化 不同地區的水資源供需矛盾程度, 數值越高代表水資源壓力越大。 資料中心業者可以 參考所在地區的 WSI 值, 更全面地評估自身 WUE 的環境意義, 並 制定更具針對性的節水策略。 ( 註: ISO/IEC 30134-9:2022 標準 並未強制要求 資料中心必須報告 WSI 值, 是否採用以及如何使用 WSI 值進行 WUE 情境化分析, 由資料中心業者自行決定。 但標準 強烈建議 業者重視地域性水資源壓力, 並提供 WSI 作為 重要的參考資訊 )。
ISO/IEC 30134-9:2022 標準 大力鼓勵 資料中心 採用各種水資源循環再利用技術, 以 減少資料中心對外部水資源的取用, 降低 WUE 值, 並 提升整體水資源利用效率。 標準 明確列舉 了多種資料中心常見的水資源循環再利用技術, 包括:
ISO/IEC 30134-9:2022 標準 強調, 資料中心應將水資源循環再利用納入水資源管理策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並 積極探索各種可行的水資源循環再利用技術, 最大限度地提升水資源的 повторное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вторичное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vtoričnoe ispol’zovanie) 率。 採用水資源循環再利用技術, 不僅可以 降低 WUE 值, 減少水費支出, 更可以 提升資料中心的綠色環保形象。
ISO/IEC 30134-9:2022 標準 鼓勵 資料中心 主動公開 WUE 數據及其相關 supporting (支持的, 支援的, поддерживающий) 資訊, 提升資料中心水資源管理的 透明度 與 公信力。 標準建議,公開報告 WUE 數據可以為資料中心帶來多重益處:
ISO/IEC 30134-9:2022 標準 鼓勵 資料中心業者將 WUE 數據報告與透明度提升到 策略層面 加以重視, 將其視為 提升企業競爭力、 實踐社會責任、 以及促進永續發展 的重要舉措。
ISO/IEC 30134-9:2022 標準 並非僅僅停留在 WUE 的定義與量測方法, 更 強調 WUE 指標在資料中心 持續改進與優化水資源效率 方面的 實質應用價值。 標準 鼓勵 資料中心業者將 WUE 指標 融入到水資源管理的各個環節, 形成 PDCA (Plan-Do-Check-Act) 循環改進機制, 不斷提升資料中心的用水效率水平。 標準建議的 WUE 持續改進與優化步驟包括:
ISO/IEC 30134-9:2022 標準 將 WUE 指標定位為 資料中心 水資源持續改善的工具, 而不僅僅是一個 靜態的評估數值。 透過 PDCA 循環改進機制, 資料中心可以 不斷提升自身的水資源管理能力, 實現 WUE 的持續優化, 邁向更高的用水效率水平。
如同前文所述, ISO/IEC 30134-9:2022 是 首個正式發布的 資料中心用水效率 (WUE) 國際標準, 因此 並不存在 所謂的 “上一版”。 ISO/IEC 30134-9:2022 本身就是 最新的、也是唯一的 版本。
然而, 如果我們將 “上一版” 理解為 ISO/IEC 30134-9:2022 發布之前, 業界在資料中心用水效率評估方面所採用的 主要方法與實務, 我們可以將 ISO/IEC 30134-9:2022 標準的發布, 視為相對於 過去業界實務 的一次 重大躍升 與 變革。 ISO/IEC 30134-9:2022 相較於過去業界實務, 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的 突破與提升:
過去, 資料中心用水效率評估主要依賴 The Green Grid 等業界組織 提出的 自發性標準與指南。 這些業界標準在 推廣初期 發揮了重要作用, 但 缺乏國際標準的權威性與規範性。 ISO/IEC 30134-9:2022 的發布, 將資料中心用水效率評估 提升到國際標準層面, 具備 更高的權威性、 更廣泛的適用範圍、 以及更強的國際通用性。 這是一次 質的飛躍, 標誌著資料中心用水效率評估進入了 新的發展階段。
過去,資料中心業者對於 業界標準的採納, 主要基於自願原則。 雖然部分企業將 WUE 指標納入企業永續發展策略, 但 缺乏外部的強制性約束。 ISO/IEC 30134-9:2022 作為國際標準, 更容易被各國政府與監管機構所引用, 納入 政策法規、 綠色建築規範、 以及環境績效評估體系 中。 這將 *提升 WUE 指標的 法律地位 與 政策影響力, 形成 更強大的外部驅動力, 推動資料中心業者 更積極主動 地提升用水效率。
早期的業界標準在 WUE 的定義與計算方法方面, 相對側重於概念框架的建立, 在量測方法、數據報告、 以及進階指標應用等方面,規範相對較為寬泛。ISO/IEC 30134-9:2022 標準則在繼承早期標準核心概念 的基礎上, 進行了精細化、標準化、以及規範化的提升。 ISO/IEC 30134-9:2022 標準詳細規範了 WUE 量測的週期、邊界、儀器、流程,明確了數據報告的內容與格式,引入了水質係數、地域性水資源壓力考量等進階概念,使 WUE 指標的應用更具可操作性、評估結果更精確可靠、數據更具可比性。
過去, 業界對於資料中心永續性評估, 主要聚焦在 PUE、WUE、CUE 等個別指標的推廣與應用上,缺乏系統性的標準體系進行整合與協調。ISO/IEC 30134-9:2022 標準隸屬於 ISO/IEC 30134 系列標準,與 PUE (ISO/IEC 30134-2)、CUE (ISO/IEC 30134-15)等其他 KPI 標準相互關聯、相互補充,共同構建了更完善、更全面的資料中心永續性標準體系。ISO/IEC 30134 系列標準的建立,有助於資料中心業者從更系統的角度評估與提升自身的永續發展水平,實現能源、水資源、碳排放等各個維度的協同同化。
綜上所述, ISO/IEC 30134-9:2022 標準的發布, 是資料中心用水效率評估領域的一次 重要轉型 與 全面升級。 它 不僅僅是一個新的指標, 更是一個 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國際標準, 將引領全球資料中心產業邁向 更規範、 更精確、 更具公信力 的水資源永續管理新時代。
ISO/IEC 30134-9:2022 並非認證標準, 資料中心無法直接取得 ISO/IEC 30134-9:2022 認證。ISO/IEC 30134-9:2022 的定位是資料中心用水效率 (WUE) 的量測與報告標準。其主要目的是提供統一的標準與方法,供資料中心業者量測、計算、評估以及報告自身的 WUE 值。
資料中心雖然 無法取得 ISO/IEC 30134-9:2022 標準認證,但可以透過積極遵循標準規範、採用標準建議的最佳實務、 以及尋求第三方驗證等方式,展現其符合國際標準的決心與能力,提升 WUE 數據的價值與影響力, 並在全球資料中心永續發展浪潮中佔據領先地位。
除了 WUE (用水效率) 之外,The Green Grid 還提出了另外兩個重要的資料中心永續性指標:PUE (能源使用效率)與 CUE (碳使用效率)。 這三個指標共同構成了 資料中心永續性指標體系, 從不同角度衡量資料中心的環境影響。 以下將詳細介紹 PUE、WUE、CUE 的具體比較:
指標 | PUE (能源使用效率) 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 | WUE (用水效率) Water Usage Effectiveness | CUE (碳使用效率) Carbon Usage Effectiveness |
---|---|---|---|
完整名稱 | 能源使用效率 | 用水效率 | 碳使用效率 |
衡量範疇 | 資料中心的能源效率, 主要關注資料中心能源消耗的比例, 以及能源利用效率。 | 資料中心的用水效率, 主要關注資料中心用水量的比例, 以及水資源利用效率。 | 資料中心的碳排放效率, 主要關注資料中心碳排放量的比例, 以及碳排放管理效率。 |
計算公式 | PUE = 資料中心總耗電量 / IT 設備耗電量 | WUE = 資料中心年總用水量 / IT 設備耗電量 | CUE = 資料中心總碳排放量 / IT 設備耗電量 |
數值意義 | PUE 值越低, 能源效率越高。 理想值趨近於 1.0。 代表資料中心每單位 IT 設備耗電量所需要消耗的總電量越低, 能源利用效率越高。 | WUE 值越低, 用水效率越高。 理想值趨近於 0。 代表資料中心每單位 IT 設備耗電量所需要消耗的總用水量越低, 水資源利用效率越高。 | CUE 值越低, 碳排放效率越高。 理想值趨近於 0。 代表資料中心每單位 IT 設備耗電量所產生的總碳排放量越低, 碳排放管理效率越高。 |
主要影響因素 | 冷卻系統效率: 冷卻系統是資料中心基礎設施耗能的主要部分, 高效的冷卻系統可以顯著降低 PUE 值。 電力系統效率: 電力供應與轉換過程中的損耗也會影響 PUE 值, 採用高效能電力設備與優化電力管理可以提升 PUE 值。 IT 設備效率: IT 設備本身的能源效率也會影響 PUE 值, 採用高效能伺服器與儲存設備可以間接降低 PUE 值。 資料中心設計與營運: 合理的資料中心設計與精細化的營運管理, 也能有效降低 PUE 值。 | 冷卻技術選擇: 不同冷卻技術的用水量差異很大, 例如氣冷式冷卻用水量較低, 水冷式冷卻用水量較高。 氣候條件: 氣候炎熱乾燥地區的資料中心, 蒸發式冷卻用水量較高。 水資源回收與再利用: 水資源回收與再利用技術可以有效降低資料中心的總用水量。 資料中心設計與營運: 合理的資料中心設計與精細化的營運管理, 也能有效降低 WUE 值。 | 電力來源結構: 不同電力來源的碳排放強度差異很大, 例如再生能源碳排放強度較低, 燃煤發電碳排放強度較高。 能源效率: 資料中心能源效率越高 (PUE 值越低), 碳排放量相對越低。 碳抵換與碳捕獲技術: 採用碳抵換或碳捕獲技術可以抵消資料中心的碳排放量。 資料中心選址: 資料中心選址在再生能源豐富地區, 或靠近碳排放較低的電網, 可以降低 CUE 值。 |
彼此關係 | PUE、WUE、CUE 三個指標相互關聯, 共同構成資料中心永續性評估體系。 提升 PUE 值通常也有助於降低 WUE 與 CUE 值, 但不同指標的優化策略有所差異。 PUE 是基礎指標, WUE 與 CUE 是進階指標。 | PUE、WUE、CUE 三個指標相互關聯, 共同構成資料中心永續性評估體系。 降低 WUE 值通常也有助於降低 CUE 值, 但不同指標的優化策略有所差異。 WUE 是進階指標, 需與 PUE 共同評估資料中心永續性。 | PUE、WUE、CUE 三個指標相互關聯, 共同構成資料中心永續性評估體系。 降低 CUE 值需要綜合考慮能源效率、電力來源、以及碳抵換等因素。 CUE 是最高層次的永續性指標, 需與 PUE 與 WUE 共同評估資料中心環境影響。 |
適用對象 | 資料中心業者、能源管理人員、IT 設備採購人員、資料中心設計師、政府部門、研究機構、以及關注資料中心能源效率的公眾。 | 資料中心業者、水資源管理人員、設施管理人員、資料中心設計師、政府部門、環保組織、以及關注資料中心水資源消耗的公眾。 | 資料中心業者、永續發展管理人員、企業社會責任部門、政府部門、環保組織、投資機構、以及關注資料中心碳排放與氣候變遷影響的公眾。 |
簡而言之 | 衡量資料中心電力使用效率的指標, 數值越低越好。 | 衡量資料中心水資源使用效率的指標, 數值越低越好。 | 衡量資料中心碳排放效率的指標, 數值越低越好。 |
表格重點整理說明:
雖然 PUE、WUE 與 CUE 分別聚焦於能源、水資源與碳排放三個方面,但它們之間存在一定的聯動關係。一般而言,當資料中心通過技術優化降低 PUE 時,通常也會減少冷卻系統的能耗與用水量,從而對 WUE 與 CUE 產生正面影響。不過,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總結來說,單一指標往往難以反映資料中心全貌,業界提倡綜合運用多項指標,以便在實現高效運營的同時兼顧環境與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ISO/IEC 30134-1:2016 — Part 1: Overview and General Requirements
ISO/IEC 30134-2:2016 — Part 2: 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 (PUE)
ISO/IEC 30134-3:2016 — Part 3: Renewable Energy Factor (REF)
ISO/IEC 30134-4:2017 — Part 4: IT Equipment Energy Efficiency for Servers (ITEEsv)
ISO/IEC 30134-5:2017 — Part 5: IT Equipment Utilization for Servers (ITEUsv)
ISO/IEC 30134-6:2021 — Part 6: Energy Reuse Factor (ERF)
ISO/IEC 30134-7:2023 — Part 7: Cooling Efficiency Ratio (CER)
ISO/IEC 30134-8:2022 — Part 8: Carbon Usage Effectiveness (CUE)
ISO/IEC 30134-9:2022 — Part 9: Water Usage Effectiveness (WUE)
儘管 WUE 已成為評估資料中心水資源管理的重要指標,但其在實際應用中仍面臨諸多挑戰:
水資源使用效率(WUE)作為衡量資料中心永續發展的重要指標,不僅補充了傳統能源效率(PUE)與碳排放(CUE)的評估,更凸顯了全球水資源短缺背景下,如何有效管理水資源的重要性。自2011年綠色網格組織提出 WUE 指標以來,業界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與延伸其計算方法;而 ISO/IEC 30134-9:2022 標準的發布,則為 WUE 提供了更嚴謹、統一的國際規範,進一步推動資料中心在水資源管理上的標準化與透明化。
未來,隨著智慧監控、數據整合與區域調整技術的成熟,資料中心將能在降低用水量、節省運營成本的同時,更好地履行環境保護與永續發展的社會責任。WUE 與 PUE、CUE 等指標的結合,將為企業提供一個全方位的永續性評估工具,推動全球資料中心向綠色、低碳方向持續前進。
WUE(Water Usage Effectiveness)是衡量資料中心每消耗一定電能所使用水資源量的指標,單位為升/千瓦時,反映資料中心在冷卻、加濕等運營過程中的水資源利用效率。
基本公式為:WUE = 資料中心年度總用水量(升) ÷ IT 設備年度總能耗(kWh)
若考慮電力生產用水,則使用延伸版本 WUE<sub>source</sub>。
該標準對 WUE 的定義、數據采集、計算邊界、區域調整因子等進行了更嚴謹的規範,並提出了現場型與源頭型 WUE 的統一計算方法,使評估更全面與具國際可比性。
資料中心耗水量巨大,特別是在冷卻系統上。降低 WUE 可減少對水資源的依賴,有助於降低運營成本與環境影響,提升永續性。
是的,WUE 數值越低代表每消耗一單位電能所用水量越少,說明水資源利用更高效。
PUE 衡量能源效率;
CUE 衡量碳排放效率;
WUE 則聚焦於水資源使用。三者結合能全面評估資料中心永續運營狀況。
雖然目前尚無獨立全球 WUE 認證體系,但資料中心可透過自我評估、第三方審核及公開永續性報告,展示其水資源管理成效,未來隨著標準成熟,有望形成專門認證。
可採用高效冷卻技術、使用自然冷卻、回收再利用水資源、優化冷卻塔運營以及加強監控與管理。
該標準為設計與運營提供了更具科學性的用水評估依據,促使資料中心在選址、冷卻系統選型及運營管理上更加注重水資源永續性。
隨著智慧監控、大數據與 AI 技術的應用,未來資料中心將能更精確監控用水情況;同時,國際標準的推廣將促使 WUE 認證體系逐步完善,成為永續評估的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