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sical Address
304 North Cardinal St.
Dorchester Center, MA 02124
Physical Address
304 North Cardinal St.
Dorchester Center, MA 02124
資料中心 | 國際標準 | 國際認證 | 案例探討 | 全球新聞
在環保意識抬頭與能源轉型浪潮下,如何有效利用資料中心運作產生的廢熱,已成為全球資料中心產業積極探索的議題。北歐國家憑藉其寒冷氣候、先進技術與政策支持,在資料中心廢熱回收利用領域走在前沿,打造出多個成功的供暖城市模式。本文將深入解析北歐資料中心供暖城市的成功經驗,探討其模式、效益與啟示,為全球資料中心產業的綠色轉型提供借鏡。
北歐地區,涵蓋挪威、瑞典、芬蘭、丹麥和冰島等國,擁有發展資料中心廢熱供暖的獨特優勢:
在上述優勢條件的加持下,北歐各國湧現出多個成功的資料中心供暖案例,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模式:
芬蘭是資料中心廢熱回收利用的先驅國家之一。其首都赫爾辛基,以及其他城市如埃斯波、萬塔等,都積極推動資料中心廢熱與區域供熱網絡的整合。
赫爾辛基能源公司 (Helsingin Energia) 赫爾辛基能源公司與多個資料中心合作,將資料中心產生的廢熱導入城市區域供熱系統,為住宅、辦公 building 等建築物供暖。例如,Google 位於赫爾辛基附近的資料中心,即將其廢熱供應給赫爾辛基的區域供熱網絡,預計可滿足當地數千戶家庭的供暖需求。
赫爾辛基能源公司的模式,核心在於 整合現有的區域供熱網絡,將資料中心視為分散式熱源,透過熱交換技術,將資料中心低溫廢熱升溫,提升供熱效率。這種模式的優點是可大規模利用廢熱,效益顯著,但需要完善的區域供熱基礎設施作為支撐。
瑞典在工業共生和熱電聯產 (CHP) 方面具有豐富經驗。資料中心廢熱回收,也常與工業生產、熱電聯產等系統結合,形成更高效的能源利用模式。
斯德哥爾摩 Exergi 斯德哥爾摩 Exergi 公司,是瑞典最大的能源公司之一,積極推動資料中心廢熱回收。其位於斯德哥爾摩的資料中心,不僅為自身建築供暖,更將多餘的廢熱供應給 Exergi 的區域供熱網絡。此外,Exergi 還探索將資料中心與熱電聯產廠結合,利用廢熱提高發電效率,實現能源的梯次利用。
斯德哥爾摩 Exergi 的模式,強調 工業共生與系統整合,將資料中心納入更廣泛的能源生態系統中,實現多種能源形式的協同利用,提升整體能源效率。這種模式的優點是系統性強,能源利用效率高,但需要跨產業、跨領域的合作與協調。
冰島擁有豐富的地熱資源,地熱供暖普及率極高。在資料中心廢熱利用方面,冰島也探索出獨特的直接利用模式。
冰島 Advania 資料中心 冰島 Advania 資料中心,充分利用冰島豐富的地熱資源和寒冷氣候,採用自然冷卻技術,大幅降低資料中心的製冷需求。同時,該資料中心也將部分廢熱直接用於建築物供暖,例如辦公室、倉庫等。
冰島 Advania 的模式,突出 地熱能源與直接利用,充分利用當地自然資源,將資料中心廢熱以較低成本直接應用於供暖,簡化了熱回收系統,降低了能源轉換損耗。這種模式的優點是成本低廉、能源效率高,但受限於地理條件,僅適用於地熱資源豐富且氣候寒冷的地區。
丹麥在智慧能源網絡和靈活能源調度方面走在前沿。丹麥的資料中心廢熱回收,也融入了智慧能源網絡的理念,實現更靈活、更高效的能源管理。
丹麥 Örsted 與 Facebook 資料中心 丹麥能源巨頭 Örsted 與 Facebook 合作,在丹麥奧登斯建設資料中心。該資料中心產生的廢熱,將被納入奧登斯市的區域供熱系統。Örsted 強調,將利用智慧能源網絡技術,根據供熱需求和電力市場價格,靈活調度資料中心的熱輸出,實現能源供需的精準匹配。
丹麥 Örsted 的模式,著重 智慧調度與彈性管理,將資料中心視為智慧能源網絡中的一個靈活節點,透過先進的資訊技術和控制系統,實現能源供需的即時匹配和優化調度。這種模式的優點是系統彈性高、能源利用效率最大化,但需要高度智慧化的能源管理系統作為支撐。
北歐資料中心供暖模式的成功,並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北歐資料中心供暖模式的成功經驗,對亞洲地區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儘管北歐資料中心供暖模式取得顯著成效,但在推廣過程中仍面臨一些挑戰:
展望未來,隨著全球能源轉型步伐加快,以及資料中心產業綠色發展意識提升,資料中心廢熱回收利用將迎來更廣闊的發展前景。北歐模式的成功經驗,將為全球資料中心產業的綠色轉型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借鏡。亞洲各國應積極借鑒北歐經驗,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探索適合自身發展的資料中心廢熱供暖模式,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雙贏。
資料中心在運作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熱能,廢熱供暖是指將這些原本排放到環境中的熱能回收,並透過熱交換系統,將熱能轉換為熱水或熱空氣,供應給城市或建築物供暖。
主要優點包括:
節省能源: 減少傳統供暖系統對化石燃料的依賴,降低能源消耗。
減少碳排放: 降低溫室氣體排放,減緩氣候變遷。
降低資料中心營運成本: 減少散熱系統的能源消耗,甚至可以將廢熱出售獲利。
提升能源效率: 實現能源的梯次利用,提高整體能源使用效率。
提升企業形象: 展現企業的環保責任,提升綠色形象。
北歐具備多項優勢:
寒冷氣候: 冬季供暖需求大,廢熱有市場。
綠色能源: 再生能源豐富,電力成本低。
政策支持: 政府積極推動綠色能源和碳減排。
基礎設施: 完善的區域供熱系統。
技術領先: 先進的資料中心和能源技術。
芬蘭赫爾辛基能源公司: 整合區域供熱網絡,大規模利用資料中心廢熱。
瑞典斯德哥爾摩 Exergi: 結合工業共生和熱電聯產系統,提升能源效率。
冰島 Advania 資料中心: 利用地熱資源,直接將廢熱用於建築供暖。
丹麥 Örsted 與 Facebook 資料中心: 智慧能源網絡,靈活調度資料中心熱輸出。
可以借鑒,但需因地制宜。亞洲各國應根據自身氣候、能源結構、基礎設施等條件,探索適合自身的廢熱回收利用模式。
較寒冷的地區,例如中國北方、韓國、日本北部等,冬季供暖需求較大,推廣潛力較高。
主要挑戰包括:
經濟性: 初期投資成本較高。
技術: 部分技術尚待成熟。
基礎設施: 區域供熱網絡建設成本高。
政策: 需要穩定的政策支持和市場機制。
關鍵技術包括:
高效熱交換技術: 提升熱能轉換效率。
熱泵技術: 將低溫廢熱升溫至可用溫度。
智慧能源管理系統: 實現能源供需精準匹配和優化調度。
低溫供熱管網技術: 降低管網熱損耗。
政府可以:
制定政策: 提供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簡化審批等。
制定標準: 建立技術標準和規範,引導產業發展。
基礎建設: 投資建設或改造區域供熱網絡。
公眾宣導: 提高社會認知和支持度。
產業合作平台: 促進跨產業合作與交流。
資料中心業者可以:
技術評估: 評估自身資料中心廢熱回收潛力。
合作夥伴尋找: 與能源公司、供熱公司、技術供應商等建立合作關係。
專案規劃與設計: 共同規劃設計廢熱回收系統。
投資與營運: 參與專案投資和營運管理。
效益評估與改善: 持續評估專案效益,並進行技術和管理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