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gate 計畫的起源與背景
Stargate 計畫最初的概念可以追溯到 OpenAI 對超大規模算力需求的渴望。早在2023年,OpenAI 與微軟(Microsoft)曾計畫打造一系列 AI 資料中心,其中最終階段被命名為「Stargate」,預計建成一座佔地數百英畝、功率達5吉瓦(GW)的超級設施。然而,隨著 OpenAI 的算力需求激增及其與微軟合作的限制顯現,計畫在2025年初轉向新的方向,成為一個多方參與的大型聯合項目。
2025年1月21日,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在白宮正式宣布 Stargate 計畫,作為一項由 OpenAI、SoftBank、Oracle 主導的 AI 基礎設施投資項目。這不僅是對美國 AI 產業的重大推動,也被視為川普政府初期促進國內科技領導地位的標誌性舉措。計畫名稱「Stargate」靈感來自科幻電影,象徵其開啟 AI 新時代的野心。
計畫目標與規模
Stargate 的核心目標是為 OpenAI 及其他 AI 開發者提供前所未有的運算基礎設施,以加速下一代 AI 模型(特別是通用人工智能,AGI)的研發。其具體目標包括:
超大規模算力
計畫旨在到2030年提供總計約8吉瓦的運算容量,足以支持訓練比當前 GPT-4 或後續模型更強大的 AI 系統。
初期階段將建設一座位於德克薩斯州 Abilene 的資料中心,規模達100萬平方英尺,搭載數十萬至上百萬顆 Nvidia GPU。
美國科技領導地位
川普在宣布時強調,Stargate 是為了確保美國在 AI 領域超越中國等競爭對手,保持技術主權。計畫被定位為「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 AI 基礎設施項目」。
經濟與就業效益
計畫承諾創造「數十萬個美國就業機會」,初期估計為10萬至20萬個工作崗位,主要集中在資料中心建設、運營與相關技術領域。
總投資規模
初期投資為1000億美元,由 SoftBank、OpenAI、Oracle 及阿布達比的 MGX 基金共同出資。
長期目標是四年內將投資擴大至5000億美元,具體資金到位情況仍需後續募資。
合作架構與角色分工
Stargate 計畫的成功依賴於多方協作,各參與者的角色分工明確:
SoftBank(軟銀)
- 角色:財務支柱與領導者,承擔主要資金責任。
- 貢獻:SoftBank 首席執行長孫正義(Masayoshi Son)出任 Stargate 董事長,承諾投入初期1000億美元,並計畫在四年內籌措更多資金。其財力來自 SoftBank 的願景基金及與中東投資者的合作。
- 動機:孫正義長期看好 AI 的潛力,將 Stargate 視為實現其「人類增強」(human augmentation)願景的關鍵。
OpenAI
- 角色:技術與運營核心,負責資料中心的 AI 應用與模型訓練。
- 貢獻:OpenAI 提供其 AI 專業知識,並將 Stargate 的算力用於開發更先進的模型(如潛在的 GPT-5 或 AGI)。執行長 Sam Altman 表示,這是「本時代最重要的項目」。
- 動機:解決算力瓶頸,過去 OpenAI 曾因微軟資源限制而延遲產品發布,Stargate 提供獨立性與擴展空間。
Oracle
- 角色:基礎設施專家,負責資料中心設計與建設。
- 貢獻:Oracle 憑藉其在企業級資料中心領域的經驗,已在德克薩斯州啟動首批設施建設。創辦人 Larry Ellison 強調,這些將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運算系統」。
- 動機:強化其在雲端與 AI 市場的地位,與 AWS、Google Cloud 等競爭。
其他技術夥伴
- Nvidia:提供 GPU 硬體支持,Stargate 的算力依賴其尖端晶片。
- Arm:貢獻低功耗晶片設計,優化資料中心效率。
- 微軟:作為次要技術合作夥伴,保留與 OpenAI 的部分合作,但不再是獨家雲端提供者。
- MGX:阿布達比主權財富基金,提供額外資金支持。
當前進展(截至2025年3月5日)
- 建設進度:首批資料中心已於2024年中在德克薩斯州 Abilene 動工,預計2026年投入運營。Oracle 表示,已有10座50萬平方英尺的設施在建,另有10座在規劃中。
- 資金部署:1000億美元的初期資金已開始投入,但總額5000億美元的後續資金仍需進一步確認。Elon Musk 曾於2025年1月質疑 SoftBank 的資金能力,稱其「遠低於100億美元」,但 Sam Altman 反駁稱資金無虞。
- 政策支持:川普政府承諾透過「緊急聲明」簡化許可流程,並協助解決電力供應問題(AI 資料中心需大量能源,預計2030年佔美國總能源的8%)。
影響與爭議
- 對微軟的影響
- Stargate 標誌著 OpenAI 結束與微軟的獨家雲端合作,轉向多元供應商模式。微軟雖保留技術合作與收益分成,但其對 OpenAI 的控制力減弱。
- 市場反應
- 計畫宣布後,Oracle 股價於2025年1月21日上漲7%,反映市場對其角色的信心。SoftBank 與 Nvidia 也受到關注,但資金規模的不確定性帶來觀望情緒。
- 爭議與質疑
- 資金可行性:Elon Musk 的批評引發討論,部分分析師認為5000億美元目標過於樂觀,可能受制於全球經濟波動。
- 環境影響:AI 資料中心的高能耗與水資源需求引發環保團體擔憂,德州當地已出現反對聲浪。
- 地緣政治:計畫雖強調美國主導,但資金部分來自日本(SoftBank)與阿布達比(MGX),引發對技術控制權的討論。
未來展望
Stargate 計畫若成功,將大幅提升 OpenAI 的研發能力,可能在五年內實現 AGI,改變醫療(如癌症疫苗研發)、教育與國防等領域。然而,其挑戰在於資金到位、能源供應與技術整合的執行力。作為一個跨國合作的旗艦項目,Stargate 不僅是技術競賽的縮影,也是全球 AI 產業格局重塑的關鍵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