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banner

中國河南資料中心斷電事件

導言:天災無情,數位基石亦受考驗

2021 年 7 月,中國河南省遭遇 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多地降雨量 突破歷史極值,引發 嚴重洪澇災害。這場天災,不僅造成 人員傷亡與財產損失,更直接衝擊了河南省的 數位基礎設施。多家資料中心因 市電中斷、備用發電機燃料耗盡被迫停擺,導致 網路服務大面積中斷,數位經濟運作遭受重創。

河南資料中心斷電事件,是 極端氣候變遷 對數位基礎設施發出的 又一次嚴峻警訊。在全球氣候日益異常的背景下,資料中心 不僅要防範火災、地震等傳統災害,更要積極應對極端天氣帶來的全新挑戰。中國河南的這場汛情,提醒我們必須 正視氣候風險,強化資料中心防災韌性,提升數位基礎設施的抗災能力

本文將深入剖析這起事件,從 洪災背景、斷電經過、影響層面、後續政策與產業反思 等多個角度,抽絲剝繭,還原事件脈絡,並從中探討資料中心 應對極端氣候災害 的關鍵課題,為產業提供借鏡。

洪災肆虐:河南遭遇歷史級暴雨侵襲

2021 年 7 月 17 日至 23 日,河南省遭遇 歷史罕見的持續性強降雨天氣,特別是 7 月 20 日,省會 鄭州市 遭遇 特大暴雨襲擊單日降雨量突破歷史極值小時降雨量更是創下中國國家級氣象站的最高紀錄

強降雨 持續時間長、強度極大,導致 河川水位暴漲,城市內澇嚴重鄭州、新鄉、開封、洛陽 等多個城市 受災嚴重道路交通癱瘓,房屋被淹,人民生命財產遭受重大損失

這場 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不僅是對河南省 城市防洪排水系統 的嚴峻考驗,更是對 電力、通訊、網路 等基礎設施的 巨大衝擊

斷電經過:市電中斷,發電機缺油,機房停擺

特大暴雨引發的洪澇災害, 直接導致河南省多個地區市電中斷。資料中心作為 用電大戶首當其衝 受到影響。

市電中斷 後,資料中心通常會 啟動柴油發電機 作為 備用電源,維持機房運作。然而,在這次河南汛情中, 多重因素疊加,導致 柴油發電機組也難以持續供電,最終引發 資料中心大規模斷電

  1. 市電長時間中斷: 暴雨導致 變電站淹水、輸电线路受損市電系統長時間無法恢復。資料中心 長時間依賴備用發電機供電,面臨 燃料耗盡 的風險。
  2. 交通癱瘓,柴油運輸受阻: 洪澇災害導致 道路交通嚴重癱瘓油罐車無法及時將柴油運送到資料中心柴油發電機組燃料耗盡 後, 被迫停止運轉
  3. 部分機房進水,雪上加霜: 部分地勢較低的資料中心機房, 遭遇洪水倒灌機房設備泡水損壞電力系統更加脆弱進一步加劇斷電危機

多重因素疊加,導致 中國移動、海騰數據 等多家在河南設有資料中心的企業, 機房被迫停擺網路服務大面積中斷

影響層面:網路服務大面積中斷,數位經濟受重創

河南資料中心斷電事件,對中國的 網路服務數位經濟 造成了 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1. 網路服務大面積中斷: 包括 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 等三大電信運營商,以及 海騰數據 等資料中心服務商,在河南的機房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網路服務大面積中斷
  2. 行動網路通訊受阻: 中國移動 在河南的 行動網路服務 受到嚴重影響,部分地區用戶 手機訊號中斷,無法撥打電話、上網
  3. 固網寬頻服務受影響: 中國聯通 等固網寬頻服務供應商,在河南的 寬頻網路服務 也受到波及,用戶 無法正常使用寬頻網路
  4. 雲端服務與企業應用受阻: 海騰數據 等資料中心服務商的客戶,包括 金融機構、電子商務平台、遊戲公司、政府部門 等,其 雲端服務、企業應用、網站無法正常運作業務運營受到嚴重影響
  5. 社會生活受到衝擊: 網路支付、線上購物、影音娛樂、社交媒體網路服務中斷民眾日常生活受到極大影響緊急求助、訊息傳遞 也受到阻礙, 加劇了洪災救援的難度

後續政策:中國推動「東數西算」工程分散風險

河南資料中心斷電事件,暴露出中國 資料中心產業應對極端自然災害 方面的 脆弱性。為了 提升國家數位基礎設施的韌性降低區域性災害對全國網路服務的影響,中國政府 加速推動了「東數西算」工程

「東數西算」工程,是中國一項 國家級戰略工程,旨在 引導東部地區的數據運算需求,向西部地區轉移。透過在 西部地區 建設 大規模、高效能、低碳排放 的資料中心, 承接東部地區的算力需求優化全國算力資源配置

「東數西算」工程, 與資料中心防災韌性提升 之間,存在著 密切的關聯

  1. 分散部署,降低集中風險: 「東數西算」工程, 鼓勵在西部地區建設資料中心分散資料中心部署降低資料中心過度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的風險避免單一區域性災害 (例如洪災、地震) 導致全國網路服務癱瘓
  2. 西部地區自然災害風險相對較低: 中國西部地區,例如 內蒙古、甘肅、寧夏、貴州 等地, 氣候乾燥涼爽,地質條件穩定,自然災害風險相對較低更適合建設大型資料中心
  3. 提升備援能力,強化災難復原: 「東數西算」工程, 鼓勵在 不同區域 建設資料中心, 形成異地備援體系當東部地區資料中心遭遇災害時,西部地區的資料中心可以作為備份,維持網路服務的運行提升災難復原能力

可以說, 河南資料中心斷電事件加速了中國政府推動「東數西算」工程的決心「東數西算」工程不僅是為了優化算力資源配置,更是為了提升國家數位基礎設施的防災韌性與安全水平

產業反思:極端氣候下的資料中心防災升級

河南資料中心斷電事件,為全球資料中心產業帶來了深刻的反思。在 極端氣候日益常態化 的背景下,資料中心產業必須 重新審視現有的防災策略全面升級防災體系

  1. 選址更需考量氣候風險: 未來資料中心選址, 不能僅僅關注電力、網路、土地成本等傳統因素更要充分評估氣候風險避開洪澇、乾旱、地震等災害高發區域選擇地勢較高、排水良好、氣候相對穩定的地區
  2. 強化電力系統韌性: 提升資料中心電力系統的抗災能力採用更可靠的備用發電機組增加燃料儲備建立多重電力供應來源 (例如市電 + 發電機 + 儲能系統)。 加強電力設備的防水、防淹措施避免電力系統在洪澇災害中癱瘓
  3. 完善排水防洪系統: 加強資料中心園區及機房的排水系統建設提升排水能力設置防洪堤、防水閘門 等設施, 防止洪水倒灌機房設備應盡可能架高避免泡水
  4. 提升備援與災難復原能力: 建立完善的異地備援機制定期演練災難復原流程重要數據應進行異地備份確保在極端情況下,數據能夠安全保存,業務能夠快速恢復
  5. 加強氣象監測與預警: 建立即時氣象監測系統密切關注氣象預報提前預警極端天氣制定完善的極端天氣應變預案確保在災害來臨前,能夠及早採取應對措施降低災害損失

結語:居安思危,提升韌性,守護數位生命線

中國河南資料中心斷電事件,是一場 天災,也是一場 警示。它提醒我們,在 享受數位生活便利 的同時, 絕不能忽視數位基礎設施的脆弱性極端氣候變遷 已經成為 資料中心產業 面臨的 長期挑戰

資料中心產業必須 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正視氣候風險,提升防災韌性從選址、設計、技術、管理等多個層面,全面升級防災體系打造更安全、更可靠、更具韌性的數位基礎設施才能真正守護數位生命線,保障數位經濟的永續發展天災無情,人有情,唯有不斷提升防災能力,才能在下一次挑戰來臨時,更加從容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