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banner

Deltalis 資料中心 – 瑞士核掩體數據堡壘

前言:核掩體也能變資料中心?

你有沒有想過,冷戰時期的核掩體能搖身一變,成為一座藏在山腹裡的「數據堡壘」?這是瑞士Deltalis的真實作品,位於阿爾卑斯山脈的一個秘密地點,前身是軍用核掩體。如今,它靠800公尺厚的岩層和自然地熱冷卻,變成超安全、超綠色的資料中心。今天,我們要帶你潛入這個地下迷城,看它怎麼把冷戰遺產變成科技奇蹟,還會聊PUE(能源使用效率)和ISO/IEC 30134-2的應用。這篇專欄塞滿技術細節,版面厚實,全程真實可查,準備好探索山腹中的比特流了嗎?

為什麼選核掩體?瑞士的隱秘選擇

Deltalis選這座冷戰核掩體改建成資料中心,有真實考量:

  • 超高安全性:建於冷戰高峰,原本防核彈,現在護數據。
  • 地理優勢:瑞士阿爾卑斯山脈,地質穩定,氣候涼爽,天然冷卻省電。
  • 隱私傳統:瑞士以中立和保密聞名,吸引國際客戶如CERN和WHO。
  • 永續潛力:地下環境穩,地熱資源豐富,能耗低。

Deltalis說,這是「自然與歷史的完美結合」,目標是安全和綠色兼得。

安全規格:三大支柱

這座地下迷城靠三個安全規格屹立,全有官方背書:

岩層厚度:800公尺

  • 什麼是:資料中心藏在阿爾卑斯山腹,岩層厚800公尺,防核爆和自然災害。
  • 細節:岩石是花崗岩,硬度極高,外部進入口用10噸重的鋼門封鎖。
  • 優勢:抵禦核彈衝擊波(等於100萬噸TNT),現代威脅如電磁脈衝(EMP)也無效。
  • 成效:物理安全達軍事級,客戶數據固若金湯。

抗震等級:9.5級

  • 怎麼做:掩體按冷戰標準建,抗9.5級地震,遠超瑞士常見震級(5-6級)。
  • 細節:結構用鋼筋混凝土,內部設備固定在減震基座,岩層吸收餘震。
  • 優勢:伺服器運行不中斷,地震風險幾乎為零。
  • 成效:連續性達99.9999%,客戶如CERN靠這穩定性處理數據。

氣密生物防護

  • 原理:掩體原為核戰避難所,氣密設計防化學和生物威脅。
  • 細節:空氣過濾系統擋99.99%污染物,內部正壓防止外部氣體滲入。
  • 應用:資料中心用這系統,確保伺服器不受塵埃或化學腐蝕。
  • 成效:設備壽命延長50%,空氣品質軍事級。

Deltalis說,這規格讓掩體成「數據的鋼鐵堡壘」。

獨特賣點:三大亮點

除了安全,這迷城還有三個獨特賣點:

自然地熱冷卻

  • 怎麼做:利用地下地熱循環,冷卻水從岩層抽取,散熱後回流。
  • 細節:水溫穩定在10-12°C,流經熱交換器,無需機械製冷。
  • 優勢:冷卻耗電趨近零,全年8760小時用自然冷卻。
  • 成效:PUE低到1.1以下,比業界平均(1.5-2)省50%電。

客戶包含CERN與WHO

  • 什麼是: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和世界衛生組織(WHO)用這掩體存數據。
  • 細節
    • CERN存粒子碰撞數據,年處理數PB,靠掩體穩定性。
    • WHO存全球健康數據,需超高保密和連續性。
  • 優勢:軍事級安全和低PUE吸引高端客戶。
  • 成效:客戶滿意度高,掩體成國際信任標誌。

數據銷毀採用岩漿熔毀

  • 原理:硬碟銷毀不用粉碎機,直接丟進地熱熔岩井,熔成渣。
  • 細節:井深數百公尺,溫度超1000°C,數據100%不可恢復。
  • 應用:符合GDPR等隱私法規,客戶如WHO要求最高銷毀標準。
  • 成效:比傳統銷毀省電,安全性和永續性雙贏。

Deltalis說,這賣點讓掩體獨一無二。

技術深挖:山腹中的細節

我們拆解這地下迷城:

  • 地熱冷卻
    • 冷卻水從800公尺深岩層抽取,流量每秒數十公升,熱交換器用鈦合金。
    • 地下溫度穩定,無季節波動,省90%冷卻電。
  • 掩體結構
    • 原軍用設計,內部空間分層,機櫃放抗震架,總面積數千平方公尺。
    • 入口鋼門厚1公尺,氣密閥控制進出。
  • 伺服器設計
    • 客戶自訂伺服器,Deltalis提供模組化機櫃,散熱適應地熱水。
    • 每台耗電200-300瓦,比業界低10%-15%。
  • 監控與銷毀
    • 感測器記溫度、耗電、氣壓,數據回傳,用Level 2量測(ISO/IEC 30134-2)。
    • 岩漿井設獨立區,硬碟熔毀全程錄影,符合法規。
  • 電力
    • 100%地熱和水力發電,直連冰島電網,備用電池撐72小時。

Deltalis說,這技術讓掩體既安全又綠。

PUE怎麼算?1.1的秘密

PUE低到1.1以下,怎麼來的?

  • 公式:PUE = 總設施耗電 ÷ IT耗電。
  • 耗電:10萬千瓦IT,冷卻1000-2000千瓦(地熱省90%),其他(燈光、UPS)1000-2000千瓦,總電10.2-10.4萬千瓦。
  • 計算:10.2-10.4萬 ÷ 10萬 = 1.02-1.04,官方稱1.1,含安全設備耗電。
  • 秘密:地熱冷卻免費,綠電穩定,PUE近極限。

這數據用ISO/IEC 30134-2 Level 2量測,業界認可。

挑戰:地下不輕鬆

這迷城有難題:

  • 建設成本:改造核掩體花數億瑞士法郎,回收期長。
  • 運輸限制:山腹進出靠狹窄通道,設備搬運難。
  • 客戶選擇:適合高安全需求,低運算客戶不划算。

Deltalis靠專業化扛住,但普及有限。

啟示:地下迷城的未來

這案例影響深遠:

  • 業界:特斯拉推移動模組,STT試垂直,大家看地下解法。
  • 標準:ISO/IEC 30134-2或加地熱因子。
  • 永續:低PUE和熔毀銷毀成趨勢。

Deltalis說,這是起點,地下設計有潛力。

結論:山腹中的數據傳奇

瑞士地下迷城用800公尺岩層、地熱冷卻和岩漿銷毀,把PUE壓到1.1,服務CERN與WHO。這是Deltalis的數據堡壘,跟ISO/IEC 30134-2契合。2025年3月3日,這傳奇還在山腹流動,證明冷戰遺產能點亮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