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banner

DCFC – EPI 資料中心認證課程

EPI DCFC

在數位經濟浪潮下,資料中心已成為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從雲端運算、人工智慧到物聯網,各式各樣的應用都仰賴著穩定、高效的資料中心運作。然而,資料中心的設計與建置是一項複雜的工程,需要跨領域的專業知識與技能。為了應對業界迫切的需求,EPI (Enterprise Products Integration) 推出的資料中心基礎認證 (Data Centre Foundation Certificate, DCFC) 課程,正為業界人士提供了一個系統化學習與提升專業能力的絕佳途徑。

魔力門資料中心小編將帶領大家,深入剖析 EPI DCFC 認證課程,從 DCFC 的概述、主要內容、認證考試與流程、職業發展與應用、與其他國際課程的比較、未來趨勢,到常見問答與資料來源,為讀者全面解析這門備受矚目的認證課程,帶領您一探資料中心設計的奧秘。

DCFC 的概述

資料中心基礎認證 (DCFC) 課程,是由全球知名的資料中心專業機構 EPI 所發展並推出的基礎入門課程。這門為期兩天的密集課程,旨在為那些剛踏入或者已經在資料中心、資訊與通訊科技 (ICT) 或機電 (M&E) 設計領域工作的人士,建立紮實的資料中心設施基礎知識。

DCFC 課程不僅涵蓋了資料中心的核心概念與技術,更著重於國際標準的應用與實務操作。透過 EPI 認證過的講師專業指導,學員將能系統性地學習資料中心的各個面向,從歷史沿革、類型定義、業務關聯、標準規範、選址考量、設施區域、拓撲設計,到電力、冷卻、網路、安全、消防、監控等基礎設施,全面掌握資料中心設計的基本知識。

DCFC 主要內容

EPI DCFC 課程內容廣泛且深入,涵蓋了資料中心基礎設施的各個重要面向。以下將依據 EPI 官網的課程大綱,逐一詳細解說 DCFC 的主要內容,帶領讀者深入了解資料中心設計的精髓。

Introduction to Data Centres (資料中心導論)

History of data centres (資料中心的歷史沿革)

資料中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 20 世紀中葉的大型 計算機房。隨著電腦技術的發展,早期的資料中心主要服務於大型企業與政府機構,用於集中管理與運算大量的數據資料。從最初的機房,到主機代管中心,再到現代的雲端資料中心,資料中心的發展歷程反映了資訊科技的演進軌跡。 早期的資料中心,空間龐大、耗能驚人,且維護不易。隨著技術的進步,資料中心逐步朝向小型化、模組化、智慧化發展。網際網路的普及與雲端運算的興起,更進一步推動了資料中心的進化與創新。

Definition of different type data centres (不同類型資料中心的定義)

資料中心依照不同的標準與用途,可以劃分出多種不同的類型。常見的分類方式包括:

  • 企業級資料中心 (Enterprise Data Center):主要服務於大型企業,滿足其內部營運與業務需求,通常具有較高的安全性與可靠性要求。
  • 主機代管資料中心 (Colocation Data Center):將資料中心空間、電力、網路等資源出租給多家企業使用,提供伺服器託管、機櫃租賃等服務。
  • 雲端資料中心 (Cloud Data Center):專為雲端運算服務而設計,具有高度擴展性、彈性與自動化的特性,例如 Amazon Web Services (AWS)、Microsoft Azure、Google Cloud Platform (GCP) 等。
  • 邊緣資料中心 (Edge Data Center):部署於網路邊緣,更靠近終端使用者,以降低延遲、提升應用程式效能,例如 5G 基站、內容傳遞網路 (CDN) 節點等。
  • 電信級資料中心 (Telco Data Center):由電信營運商興建與營運,主要用於支持電信網路基礎設施與相關服務。

不同類型的資料中心在設計、建置與營運上,各有其特定要求與考量。CDFOM 課程將深入探討各種資料中心的特性與差異,幫助學員建立完整 的理解。

The Data Centre and its Relation to Business (資料中心與業務的關聯)

資料中心不僅僅是存放伺服器與網路設備的場所,更是現代企業的數位核心。資料中心為企業的各項業務運營提供至關重要的支持,包括:

  • 數據儲存與管理 (Data Storage and Management):儲存企業大量的業務數據、客戶資料、營運記錄等重要資訊,並提供高效的數據管理與備份機制。
  • 應用程式託管 (Application Hosting):託管企業的各種應用程式,例如企業資源規劃 (ERP)、客戶關係管理 (CRM)、電子商務平台等,確保應用程式的穩定運行與高效能。
  • 雲端服務 (Cloud Services):作為雲端運算服務的基礎設施,支持企業將業務遷移至雲端,享受雲端運算的彈性、擴展性與成本效益。
  • 災難復原 (Disaster Recovery):提供異地備援與災難復原能力,確保企業在發生天然災害或其他不可預見的情況時,業務能夠快速恢復運作,降低損失。

資料中心與企業業務的緊密關聯性,使得資料中心的設計與營運,必須充分考量企業的業務需求與策略目標。CDFOM 課程將深入探討資料中心如何支持企業業務發展,以及如何根據業務需求來規劃與設計資料中心。

Data Centre Standards (資料中心標準)

資料中心標準是確保資料中心可靠性、可用性、效率與安全性的重要基礎。透過遵循國際標準, 資料中心可以提升其競爭力,降低風險,並符合法規要求。CDFOM 課程將深入介紹資料中心領域的主要標準, 包括:

  • ANSI/TIA-942: 美國國家標準協會 (ANSI) 與電信工業協會 (TIA) 共同制定,是全球最廣泛應用的資料中心設計與基礎設施標準。
  • ISO/IEC 22237: 國際標準化組織 (ISO) 與國際電工委員會 (IEC) 共同制定,是一套全球性資料中心設計與建置標準。
  • Uptime Institute Tier Standard: 由 Uptime Institute 制定的資料中心等級標準, 將資料中心劃分為 Tier 1 至 Tier 4 四個等級,代表不同的可用性與可靠性水平。
  • EN 50600: 歐洲標準組織 CENELEC 制定,適用於歐洲地區的資料中心設計與營運。

標準列表 (List of standards) CDFOM 課程將詳細列出並介紹上述標準, 以及其他重要的資料中心相關標準, 例如:

  • ASHRAE 90.4: 美國冷凍空調工程師協會 (ASHRAE) 制定,關於資料中心能源效率設計標準。
  • SS 507: 新加坡標準委員會制定,新加坡資料中心標準。
  • Code of Conduct for Data Centres Energy Efficiency: 歐盟委員會制定的資料中心能源效率行為準則。

學員將學習如何理解與應用這些標準, 以確保資料中心的設計與建置符合國際規範。

Rating definitions (等級定義)

資料中心等級 (Rating) 是衡量資料中心可用性與可靠性的重要指標。不同的等級代表著不同的基礎設施備援、容錯能力與維護要求。CDFOM 課程將深入解析各種資料中心等級的定義,例如:

學員將學習如何理解不同等級的定義與要求, 並根據企業的業務需求,選擇合適的資料中心等級。

Data Centre Site Selection (資料中心選址)

資料中心選址是資料中心建置的首要步驟,也是影響資料中心長期營運成敗的關鍵因素。DCFC 課程將深入探討資料中心選址的各項重要考量,包括:

  • 地理位置與天然災害風險 (Geographic Location and Natural Disaster Risks): 考量當地的 地質 條件、地震、洪水、颱風等 天然災害 風險,以及氣候條件、溫度 與 濕度 等因素。
  • 電力基礎設施與供應 (Power Infrastructure and Supply): 評估當地電力基礎設施的可靠性、供電容量、電價成本,以及是否容易取得備用電力來源。
  • 網路基礎設施與連線 (Network Infrastructure and Connectivity): 考量當地的網路基礎設施覆蓋率、網路頻寬、網路服務供應商 (ISP) 的選擇, 以及網路連線成本。
  • 交通運輸便利性 (Transportation Accessibility): 考量資料中心與主要交通樞紐 (例如機場、港口、高速公路) 的距離,以及交通運輸是否便利,方便設備運輸與人員移動。
  • 土地與建築成本 (Land and Building Costs): 評估土地取得成本、建築 營建工程 成本、以及相關的稅費與法規限制。
  • 法規與政策環境 (Regulatory and Policy Environment): 了解當地的法規政策,例如土地 使用 規定、環境保護法規、以及政府對於資料中心產業的扶持政策。
  • 人力資源與技術支援 (Human Resources and Technical Support): 考量當地是否容易取得 合格的 技術人員與營運團隊。

CDFOM 課程將透過案例分析與實務演練,幫助學員掌握資料中心選址的方法與技巧

Data Centre Facilities Areas (資料中心設施區域)

資料中心內部包含多個不同的設施區域,每個區域都具有特定的功能與 требования. DCFC 課程將詳細介紹資料中心的主要設施區域,以及各區域的功能與設計考量:

Listing of all areas and their functions (所有區域及其功能列表)

  • 機房 (Computer Room/Server Room):資料中心的核心區域,用於放置伺服器、網路設備、儲存設備等 ICT 設備。機房需要維持恆温恆濕的環境,並提供穩定的電力與網路供應。
  • 電力室 (Power Room/Electrical Room): 設置 電力基礎設施設備,例如變壓器、發電機、不斷電系統 (UPS)、配電盤等。電力室需要具備防火、防潮、防塵等功能,並確保電力系統的穩定與可靠性。
  • 冷卻室 (Cooling Room/Mechanical Room): 設置 冷卻基礎設施設備,例如冷水機組、空調系統、水泵、冷卻塔等。冷卻室需要確保機房的恆溫恆濕環境,並具有能源效率的設計。
  • 控制中心 (Control Room/Network Operations Center – NOC): 資料中心的大腦,負責監控與管理資料中心的各項設施與系統,例如電力、冷卻、網路、安全、消防等。控制中心通常配備先進的監控系統與顯示牆,以便操作人員能夠即時掌握資料中心的運行狀況。
  • 辦公室與支援區域 (Office and Support Areas): 提供資料中心營運團隊辦公、會議、休息的場所,以及儲存備品、工具、文件的空間。
  • 接待區與安全檢查區 (Reception and Security Checkpoint): 負責訪客接待、身份驗證、安全檢查等工作,確保資料中心的安全。
  • 倉儲區 (Storage Area/Warehouse): 用於儲存備用設備、耗材、以及其他物資。DCFC 課程將深入剖析各個設施區域的功能、設計要求與相互關係,幫助學員全面了解資料中心的空間規劃與佈局。

Topology Designs (拓撲設計)

資料中心拓撲設計是指資料中心內部各個系統 (例如電力系統、冷卻系統、網路系統) 的佈線方式與連接架構。良好的拓撲設計可以提升資料中心的可靠性、可用性、可維護性與擴展性,DCFC 課程將介紹常見的資料中心拓撲設計,包括:

Definition of Ratings (等級定義)

不同等級的資料中心,其拓撲設計的複雜度與備援要求也不同。例如,Tier 4 等級的資料中心,通常需要採用完全備援的拓撲設計,以確保在任何單點故障的情況下,資料中心仍能持續運作

Components of the Power Infrastructure (電力基礎設施的組成)

資料中心的電力基礎設施是確保資料中心穩定運作的核心,DCFC 課程將詳細介紹電力基礎設施的各個組成部分,包括:

  • Utility power (市電):資料中心的主要電力來源,通常由當地的電網供應。
  • Transformers (變壓器):用於轉換電壓,將市電電壓轉換為資料中心設備所需的電壓。
  • Generators (發電機):作為備用電力來源,在市電中斷時,自動的啟動,為資料中心提供電力。
  • Fuel systems (燃料系統):為發電機提供燃料 (例如柴油) 的系統,包括油槽、油管、油泵等。
  • ATS (Automatic Transfer Switch, 自動切換開關):用於在市電與發電機之間自動的切換電力來源,確保電力供應的連續性。
  • UPS systems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 不斷電系統):在市電中斷或電力波動時,提供短時間的電力供應,讓資料中心設備能夠安全關機或切換至備用電力來源。
  • Batteries (電池):UPS 系統的核心組件,用於儲存電能,在市電中斷時提供電力。
  • Electric panels (配電盤):用於分配電力至資料中心各個設備,並提供過載保護與短路保護。
  • Cabling/busbar systems (電纜/匯流排系統):用於傳輸電力至資料中心各個設備。
  • Power rails/strips (電源軌/電源排插):安裝於機櫃內,為伺服器與網路設備提供電力插座。
  • Lights (照明):提供資料中心內部照明,方便人員維護與經營活動。
  • Emergency lights (緊急照明):在電力中斷時提供緊急照明,確保人員安全疏散。

Cooling Infrastructure (冷卻基礎設施)

資料中心設備在運作時會產生大量的熱能,若無效的 散熱,將導致設備過熱、效能降低、甚至損壞。因此,有效的冷卻基礎設施是資料中心穩定運作的另一個關鍵要素。DCFC 課程將深入探討冷卻基礎設施的各個組成部分,包括:

  • Chillers (冷水機組):用於產生冷卻水,作為冷卻系統的冷媒。
  • DX Systems (Direct Expansion Systems, 直接膨脹系統):一種常見的空調系統,利用冷媒直接與空氣進行熱交換。
  • Evaporators (蒸發器):DX 系統的核心組件,冷媒在蒸發器內蒸發,吸收空氣中的熱能,達到冷卻效果。
  • CRAC/CRAU/HVAC (Computer Room Air Conditioner/Computer Room Air Handler/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機房精密空調/機房空調處理機組/暖通空調系統):專為資料中心機房設計的精密空調系統,能夠精確控制機房的溫度和濕度。
  • Raised floor (高架地板):在機房地面之上架設一層活動地板,用於放置電纜、冷卻管道等基礎設施,並形成靜壓送風空間
  • Non-raised floor (非高架地板):機房地面不是高架地板,冷卻系統通常採用上送風或下送風方式。
  • Containment (氣流遏制):利用物理屏障 (例如冷通道/熱通道遏制系統) 將冷熱氣流隔離,提升冷卻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 ICT/Network Infrastructure (資訊與通訊科技/網路基礎設施) 資料中心不僅需要穩定的電力與冷卻基礎設施,也需要高效能的 ICT 與網路基礎設施,才能提供數據的快速傳輸與應用程式的高效運行。DCFC 課程將介紹 ICT/網路基礎設施的主要組成部分,包括:
  • Equipment racks (設備機櫃):用於安裝 сервер, 網路設備、儲存設備等 ICT 設備。
  • Network cabling (fibre, copper) (網路佈線 (光纖、銅纜)):用於傳輸數據訊號,包括光纖電纜 (fiber optic cable) 與銅纜 (copper cable) 兩種主要類型。
  • Cable trays and pathways (電纜橋架與線槽):用於整理與放置網路電纜,確保佈線整潔有序。
  • TIA-606 labelling (TIA-606 標籤):TIA-606 標準定義了電信基礎設施的標籤系統,用於標識電纜、接線端子、機櫃等組件,方便維護與管理。

Data Centre Security (資料中心安全)

資料中心儲存著大量的敏感數據與極重要資訊,因此,資料中心安全至關重要。DCFC 課程將全面介紹資料中心的安全措施,包括:

  • Perimeter security (週邊安全):第一道防線,包括圍牆、柵欄、警衛、照明、入侵偵測系統等,防止未經授權的人員進入資料中心園區。
  • Physical protection (實體保護):第二道防線,包括門禁管制、生物識別系統、監視器、防彈玻璃、防爆牆等,防止未經授權的人員進入資料中心建築物或機房。
  • CCTV (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閉路電視監控系統):利用監視器監控資料中心各個區域,記錄影像,作為事件調查與證據。
  • Access control (門禁控制):限制人員進出資料中心各個區域,只有經過授權的人員才能進入特定區域。
  • Security management (安全管理):制定完善的安全政策與流程,定期進行安全風險評估與漏洞掃描,加強人員安全意識培訓。

Fire Suppression (消防)

火災是資料中心最嚴重的威脅之一,可能導致設備損壞、數據遺失、業務中斷等嚴重後果。因此,完善的消防系統是資料中心不可或缺的安全保障。DCFC 課程將深入介紹資料中心的消防系統,包括:

  • Detection systems (偵測系統):用於早期偵測火災,包括煙霧偵測器、 溫度感應器、火焰偵測器等。
  • Suppression systems (滅火系統):用於撲滅火災,包括氣體滅火系統 (例如 FM-200、Novec 1230)、自動灑水系統、泡沫滅火系統等。
  • Prevention systems (預防系統):用於預防火災發生,例如防火建材、防火區劃、電氣安全檢查、熱點監測等。
  • Fire extinguishers (滅火器):手提式滅火設備,用於初期火災撲救。

Fire Safety (消防安全)

除了消防系統之外,資料中心消防安全還包括人員安全疏散、 火災警報系统、消防訓練與演練等。DCFC 課程將全面介紹資料中心的消防安全管理,確保人員與設備的安全。

Monitoring and reporting (監控與報告)

有效的監控與報告系統,可以幫助資料中心營運團隊實時掌握資料中心的運行狀況,及時發現並解决 問題,提升資料中心的可用性與效率。DCFC 課程將介紹資料中心監控與報告系統的 основные 組成部分,包括:

  • DCIM (Data Centre 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 資料中心基礎設施管理):DCIM 系統是一種綜合性的資料中心管理平台,可以監控與管理資料中心的電力、冷卻、環境、安全等各個方面,並提供報表分析與容量規劃功能。
  • EMS/BMS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 環境管理系統/建築管理系統):EMS/BMS 系統主要用於監控與管理資料中心的環境參數 (例如溫度、濕度、空氣品質) 與建築設施 (例如照明、空調、電力)。

認證的考試與認證流程

EPI DCFC 認證考試是由獨立的認證機構 EXIN 負責執行與管理。考試形式為40題多重選擇題,涵蓋 DCFC 課程的所有內容。考生需要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考試,並達到24題正確的及格分數,才能獲得 DCFC 認證證書。

DCFC 認證流程 обычно 包括以下步驟:

  1. 報名課程 (Course Registration):選擇 EPI 授權的培訓機構報名 DCFC 課程。
  2. 參加培訓 (Course Attendance):完成為期兩天的 DCFC 課程培訓。
  3. 參加考試 (Exam Participation):在 EPI 授權的考試中心或線上參加 DCFC 認證考試。
  4. 取得認證 (Certification Award):考試及格後,將獲得由 EXIN 核發的 DCFC 認證證書。

DCFC 認證證書有效期為三年,到期後需要重新認證,以維護認證的有效性。

認證的職業發展與應用

取得 EPI DCFC 認證,對於資料中心專業人士的職業發展與應用,具有 многообразный 的價值:

  • 提升專業能力 (Enhance Professional Competence):DCFC 認證證明了持證者已具備紮實的資料中心基礎知識,能夠勝任資料中心相關工作。
  • 增加職場竞争力 (Increase Job Competitiveness):DCFC 認證是全球認可的資料中心行業認證,能夠提升求職者在資料中心領域的職場竞争力。
  • 拓展職業發展機會 (Expand Career Opportunities):DCFC 認證為持證者擴展了在資料中心設計、建置、營運、維護等領域的職業發展機會。
  • 獲得業界 признание (Gain Industry Recognition):DCFC 認證是資料中心業界認可的專業資格,代表著持證者在資料中心領域的專業水平。

DCFC 認證適用於各式各樣在資料中心產業鏈中在職的人員,包括:

  • 資料中心設計師與工程師 (Data Centre Designers and Engineers)
  • 資料中心營運與維護人員 (Data Centre Operations and Maintenance Personnel)
  • 資訊與通訊科技 (ICT) 專業人士 (ICT Professionals)
  • 機電 (M&E) 設計師與工程師 (M&E Designers and Engineers)
  • 資料中心設備供應商與 вендоры (Data Centre Equipment Suppliers and Vendors)
  • 資料中心相關業務支援人員 (Data Centre Related Business Support Personnel)

與其他常見國際課程的比較

資料中心領域的國際認證課程眾多,除了 EPI DCFC 之外,常見的還包括:

  • Certified Data Centre Professional (CDCP):由 EPI 推出,比 DCFC 更高級的資料中心專業認證課程,著重於資料中心設計、建置與營運的實務技能。
  • Certified Data Centre Specialist (CDCS):同樣由 EPI 推出,比 CDCP 更專業的資料中心專家認證課程,著重於資料中心特定領域的深入知識與技能。
  • CompTIA Data+: 由 CompTIA 推出,涵蓋數據分析、數據管理、數據視覺化等大數據領域知識的認證課程,資料中心只是其中一部分。
  • BICSI Data Centre Design Consultant (DCDC):由 BICSI 推出,專注於資料中心電信基礎設施設計的認證課程。

DCFC 與其他國際課程相比,其主要特点 在於:

  • 基礎入門 (Foundation Level):DCFC 定位為資料中心基礎入門課程,適合那些剛接觸資料中心領域的人士。
  • 內容廣泛 (Broad Coverage):DCFC 課程涵蓋資料中心基礎設施的各個重要面向,提供不可缺少的知識體系。
  • 國際標準 (International Standards):DCFC 課程著重於國際標準的應用,例如 ANSI/TIA-942ISO/IEC 22237、Uptime Institute Tier Standard 等。
  • 實務導向 (Practical Orientation):DCFC 課程不僅僅是講解理論知識,更著重於實務應用,幫助學員將知識應用於實際工作。

認證的未來趨勢

隨著資料中心產業的快速發展,DCFC 認證的未來趨勢也值得關注:

  • 需求持續增長 (Continued Demand Growth):隨著數位經濟的深入發展,資料中心的需求將持續增長,對於熟練資料中心專業人士的需求也將随之增加,DCFC 認證的需求也將持續提升。
  • 課程內容更新(Curriculum Updates):EPI 將會持續更新 DCFC 課程內容,以反映資料中心技術的最新發展與標準的最新版本。
  • 認證範圍擴張 (Certification Scope Expansion):DCFC 認證的範圍可能會擴大,涵蓋更多資料中心相關領域,例如綠色資料中心、邊緣資料中心、資料中心 安全等。
  • 數位化認證 (Digital Certification):DCFC 認證可能會朝向數位化發展,例如推出電子證書、線上認證管理平台等,提升認證的便利性與效率。

結論

EPI DCFC 資料中心基礎認證課程,為那些想要進入或提升在資料中心領域專業能力的人士,提供了一個系統性、全面且實務的學習平台。透過 DCFC 課程的學習與認證,學員將能掌握資料中心設計的核心知識與技能,提升職場竞争力,拓展職業發展機會,並在快速發展的資料中心產業中取得成功。

常見問答

DCFC 認證適合哪些人參加?

DCFC 認證課程適合那些剛踏入或已經在資料中心、資訊與通訊科技 (ICT) 或機電 (M&E) 設計領域工作的人士,以及資料中心設備供應商與相關業務支援人員。

DCFC 認證考試形式為何?

DCFC 認證考試為40題多重選擇題,涵蓋 DCFC 課程的所有內容。

DCFC 認證證書有效期多長?

DCFC 認證證書有效期為三年,到期後需要重新認證。

取得 DCFC 認證對於職業發展有何幫助?

取得 DCFC 認證可以提升專業能力、增加職場競爭力、拓展職業發展機會、並獲得業界承認

DCFC 課程內容與其他國際課程有何不同?

DCFC 定位為資料中心基礎入門課程,內容廣泛、著重國際 標準與實務應用。

EPI 還提供哪些資料中心認證課程?

EPI 還提供 CDCP、CDCS、CDCE、CDFOM…等更高等級的資料中心認證課程,可以參考魔力門資料中心為您整理的 EPI 14 種資料中心認證課程

如何報名 DCFC 認證課程?

可以透過 EPI 官網或 EPI 授權的培訓機構報名 DCFC 課程。